二十四节气词语

共 691 条词语

二十四节气词语列表
  • 寒露

    hán lù

    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英Cold Dew (17th solar term);[查看详情]

  • 肥冬瘦年

    féi dōng shòu nián

    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查看详情]

  • 阊阖风

    chāng hé fēng

    阊阖风西风;秋风。[查看详情]

  • 盖覆

    gài fù

    盖覆覆盖遮盖。掩盖遮瞒。[查看详情]

  • 凉飕飕

    liáng sōu sōu

    凉飕飕形容风很凉。例风扇吹得身上凉飕飕怪舒服的。英(of wind) chilly; chill;[查看详情]

  • 阳石

    yáng shí

    阳石指雄黄、硫磺、钟乳石之类性热的石药。指汉阳石公主。古城名。在今安徽省霍丘县东南。南朝梁天监二年后魏以降将陈伯之为江州刺史屯阳石即此。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寿州》。[查看详情]

  • 庚甲

    gēng jiă

    庚甲旧时星命术士把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用干支配合成八字来表示据以推算命运谓之庚甲。又称年庚。借指年岁。[查看详情]

  • 入液

    rù yè

    入液旧时谓立冬后第十天为入液。液指雨水。[查看详情]

  • 裨笠

    bì lì

    裨笠亦作“裨苙”。鸟名。即鵧鷑。亦名鹎鵊。似鸠身黑尾长而有冠。春分始见,凌晨先鸡而鸣其声“加格加格”,农家以为下田之候俗称催明鸟。[查看详情]

  • 披霜冒露

    pī shuāng mào lù

    披霜冒露冒: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查看详情]

  • 节解

    jié jiě

    节解旧时断裂四肢、分解骨节的酷刑。草木枝叶残谢脱落。谓乐曲节奏分明。剖开竹节。喻顺利无阻。[查看详情]

  • 谷雨

    gǔ yǔ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19、20或21日。例谷雨之日,萍始生。——《时训》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李群玉诗集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英Grain Rain;[查看详情]

  • 陶俑

    táo yǒng

    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查看详情]

  • 伏火

    fú huǒ

    伏火农历六月黄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古谓“伏火”。道家炼丹调低炉火的温度谓“伏火”。[查看详情]

  • 戒寒

    jiè hán

    戒寒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查看详情]

  • 淟涊

    tiăn niăn

    淟涊1.污浊;卑污。 2.指污浊之人或流俗。 3.软弱;懦怯。 4.溽热。[查看详情]

  • 日修夜短

    rì xiū yè duăn

    日修夜短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查看详情]

  • 斗鹌鹑

    dòu ān chún

    斗鹌鹑亦作“斗鹌鹑”。一种博戏。相传始于唐代玄宗时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后即流行民间。[查看详情]

  • 回云

    huí yún

    回云翻滚的云;行云。[查看详情]

  • 祥风

    xiáng fēng

    祥风即景风。夏至后和暖的风。古代所指八风之一。预兆吉祥的风。[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