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词语

共 691 条词语

二十四节气词语列表
  • 正冬

    zhèng dōng

    正冬《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查看详情]

  • 白露

    bái lù

    白露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英White Dew;[查看详情]

  • 眼见

    yăn jiàn

    眼见眼看;目睹。犹眼界。分明;显然。很快;马上。[查看详情]

  • 长至

    cháng zhì

    长至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孙希旦集解:“孔氏曰:长至者,谓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愚谓以昏明为限则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为限,则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也[查看详情]

  • 卧雪

    wò xuě

    卧雪《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又三国魏焦先亦有“卧雪”故事。[查看详情]

  • 乾雨

    qián yǔ

    乾雨指雪。喻落叶。[查看详情]

  • 射鱼指天

    shè yú zhǐ tiān

    射鱼指天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查看详情]

  • 贺冬

    hè dōng

    贺冬庆贺冬至节。[查看详情]

  • 鹤舞

    hè wǔ

    鹤舞亦作“鹤儛”。《韩非子十过》:“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舞”形容优美的舞姿。比喻大雪飞舞。[查看详情]

  • 霜钟

    shuāng zhōng

    霜钟亦作“霜钟”。指钟或钟声。语本《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查看详情]

  • 陈篇

    chén piān

    陈篇指《诗陈风月出》篇。《文选〈谢庄月赋〉》:“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李善注:“《陈风》曰:'月出皦兮,佼人憭兮。'”后亦以“陈篇”为咏月的典实。[查看详情]

  • 恒星日

    héng xīng rì

    恒星日地球自转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或春分点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所需的时间也就是某一个恒星两次经过同一条子午线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查看详情]

  • 饥乏

    jī fá

    饥乏饥饿困乏。[查看详情]

  • 糖粥

    táng zhōu

    糖粥糖粥亦称红豆粥江苏苏州传统小吃之一在冬至节吃红豆粥。[查看详情]

  • 车驳

    chē bó

    车驳车马。[查看详情]

  • 银白

    yín bái

    银白带银光的白色。英be silvery white;[查看详情]

  • 雪兆丰年

    xuě zhào fēng nián

    雪兆丰年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查看详情]

  • 三伏天

    sān fú tiān

    三伏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查看详情]

  • 大雪山

    dà xuě shān

    大雪山在四川省西部。属横断山脉。南北走向。大渡河、雅砻江分水岭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贡嘎山(7556米)有现代冰川。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经此山。[查看详情]

  • 三汛

    sān xùn

    三汛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清朱扆《河防志》卷五。[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