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名言大全
资治通鉴
1、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资治通鉴2、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资治通鉴3、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
战国策
1、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战国策2、出不辞劳,入不数功——战国策3、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时——战国策4、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战国策《战国策·楚策一》《战国策》
逸经
1、不要对每一个故事都信以为真——逸经2、走经跑安全;站比走安全;坐比站——逸经3、文人的灵感都是在饭后茶余生发的;事务不忙的人才会变得聪明起来——逸经
易经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编辑推荐:易经中的读书名言易经中的名言警句《易经》
艺文类聚
1、人生恩爱原无价——艺文类聚2、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3、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艺文类聚
晏子春秋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系统论
1、在系统中,如果单纯改造某些要素——系统论2、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有序程度和增——系统论3、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系统论
孙子兵法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2、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孙子兵法3、以计代战,一当万——孙子兵法4、每个人的良心就是为他引航的最好——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1、本地无先知——孙膑兵法2、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孙膑兵法
隋书
1、不自满者受益,不知足者博闻——隋书2、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隋书
宋史
1、凡政皆务以利民——宋史2、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3、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宋史4、闲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谏,——宋史《宋史·蔡元定传》
水浒传
1、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水浒传2、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水浒传3、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水浒传4、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水浒传5、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水浒传
史记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史记2、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3、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4、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史记5、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史记6、天下安,
社会心理学
1、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社会心理学2、对个人讲,愿望就是比较永久不变的行为倾向。而态度是因环境的刺激而临时发生的——社会心理学3、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社会心理学4、动机是行为的原形,行为又是动机的外显
尚书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2、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用物,民乃足——尚书3、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尚书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5、过无大小都是错——尚书6、诗言志,歌咏言——尚书7、无稽之言,勿
三字经
1、得师不真传,学会也枉然——三字经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更多文章励志人生与三字经的经典名言女生恋爱三字经《三字经》
三国演义
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2、出人头地建奇功——三国演义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4、提三尺剑以定四海——三国演义5、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劝孝歌
1、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3、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4、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木兰诗
1、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不在勇——木兰诗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论衡
1、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2、人有知识,则有力矣——论衡
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1、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历代名贤经武粹语2、有勇无谋,一事无成——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孔子家语
1、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家语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语3、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孔子家语《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旧唐书
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2、十羊九牧,其事难行;一国三公,适从焉在?——旧唐书3、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旧唐书·崔彦昭传》《旧唐书》
黄帝经
1、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水可乱也——黄帝经2、百言有本,千言有要,万方有总——黄帝经3、公者明,……无私者正——黄帝经
后汉书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3、不患位之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知之不博——后汉书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后汉书5、谁新天转乾坤——后汉书6、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
红楼梦
1、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红楼梦2、劳动生产力的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红楼梦3、大丈夫相时而动——红楼梦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汉书
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4、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汉书5、在某一国家里,某一个时期王权,——汉书6、厉精图治,将有大为——汉书7、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8
韩诗外传
1、食鸡敬鹄——韩诗外传2、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韩诗外传
国语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2、通天下一气耳——国语3、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4、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国语5、民之大事在农——国语6、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
古诗十九首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2、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古兰经
1、仪表堂堂却无生气的人,即使安上——古兰经2、凡你们为自己而行的善,将在真主那里发现其报酬——古兰经
共产党宣言
1、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共产党宣言2、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共产党宣言3、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共产党宣言4、它使人和
佛经
1、众生扰扰,其苦无量,我要成为天,成为地,成为旱天的雨,成为漂渡者的筏,饥饿者的食,干渴者的水,寒冷者的衣裳,炎热者的凉风,成为疾病者的医生,黑暗中的灯光——佛经2、苦瓜连概苦,甜瓜彻蒂甜——佛经编辑推荐:佛经经典名句
凡人格言
1、一个无知的母亲,好孩子的爱抚,只不过是一只奶瓶而已。——凡人格言2、在孩子和母亲之间,母亲始终是一只超载的轮船,任凭风吹浪打,历经千心万苦也心甘情愿。
北史
1、人面兽心,去留难测——北史2、官省则事省,事省则人清;官烦则事烦,事烦则人浊——北史3、国之宝器,其在得贤——北史
《经学理窟。义理篇》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类别:学习
《致山谬尔.亚当斯书》
我们不能仅靠人类内心热爱自由来维护自由。 类别:自由
《太阳报》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类别:真理
《读书录》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类别:读书
《礼记。学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类别:学习
《盐铁论》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类别:学习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类别:时间相关文章:《长歌行》
《第五项修炼》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类别:企
《国富论》
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类别:自由
《古代法》
一个国家文化的高低,看它的民法和刑法的比较就能知道。大凡半开化的国家,民法少而刑法多,进化的国家,民法多而刑法少。 类别:国家
【美】罗斯科·庞德《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类别:科学
【美】霍姆斯《普通法》
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象一本数学教科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美】《独立宣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类别:自由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
【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篇》
法律绝不可能发布一种既约束所有人同时又对每一个人都是最有利的命令。法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准确地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作出何谓善德何谓正当的规定。
【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总论》
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类别:愿望
《庄子》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2、大仁不仁。——《庄子》
《周易·家人》
1、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周易》
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2、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3、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真心英雄》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战国策·楚策一》
1、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楚策一》
《战国策》
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5、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札记》
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札记》
《增广贤文》
1、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2、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3、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增广贤文》5、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增广昔时贤文》
1、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出自: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增广昔时贤文》2、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出自: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深:指树的根扎得深。
《增广》
1、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增广》2、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增广》
書摘名言大全
資治通鑒
1、秤砣雖小壓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頓綱振紀,其明足以燭微慮遠,其強足以結仁固義;大則利天下,小則利一國——資治通鑒2、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補其所短,則其長者不功而遂——資治通鑒3、上不信,則無以使下;下
戰國策
1、家有水義之財,測傷本——戰國策2、出不辭勞,入不數功——戰國策3、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時——戰國策4、聖人不能為時,時至而弗失——戰國策《戰國策·楚策一》《戰國策》
逸經
1、不要對每一個故事都信以為真——逸經2、走經跑安全;站比走安全;坐比站——逸經3、文人的靈感都是在飯後茶餘生發的;事務不忙的人才會變得聰明起來——逸經
易經
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編輯推薦:易經中的讀書名言易經中的名言警句《易經》
藝文類聚
1、人生恩愛原無價——藝文類聚2、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藝文類聚3、非仁無以廣施,非義無以正身——藝文類聚
晏子春秋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2、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係統論
1、在係統中,如果單純改造某些要素——係統論2、利用提高現有資源的有序程度和增——係統論3、戲劇是時代的綜合而簡練的曆史記——係統論
孫子兵法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2、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孫子兵法3、以計代戰,一當萬——孫子兵法4、每個人的良心就是為他引航的最好——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
1、本地無先知——孫臏兵法2、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孫臏兵法
隋書
1、不自滿者受益,不知足者博聞——隋書2、理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隋書
宋史
1、凡政皆務以利民——宋史2、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宋史3、法令禁於一時,而教化維於可久——宋史4、閑時故把忠臣慢,差時不聽忠諫,——宋史《宋史·蔡元定傳》
水滸傳
1、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幹戈——水滸傳2、浩氣衝天貫牛鬥,英雄事業未曾酬——水滸傳3、走出門前炎日裏,偷閑一刻是乘涼——水滸傳4、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水滸傳5、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水滸傳
史記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史記2、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史記3、前慮不定,後有大患——史記4、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製治清濁之源也——史記5、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史記6、天下安,
社會心理學
1、凡教化之不立,而萬民不正也——社會心理學2、對個人講,願望就是比較永久不變的行為傾向。而態度是因環境的刺激而臨時發生的——社會心理學3、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牆法——社會心理學4、動機是行為的原形,行為又是動機的外顯
尚書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2、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用物,民乃足——尚書3、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汙辱垢穢,——尚書4、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5、過無大小都是錯——尚書6、詩言誌,歌詠言——尚書7、無稽之言,勿
三字經
1、得師不真傳,學會也枉然——三字經2、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更多文章勵誌人生與三字經的經典名言女生戀愛三字經《三字經》
三國演義
1、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2、出人頭地建奇功——三國演義3、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三國演義4、提三尺劍以定四海——三國演義5、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勸孝歌
1、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2、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3、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4、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木蘭詩
1、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不在勇——木蘭詩2、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
論衡
1、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論衡2、人有知識,則有力矣——論衡
曆代名賢經武粹語
1、兵不能勝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曆代名賢經武粹語2、有勇無謀,一事無成——曆代名賢經武粹語
孔子家語
1、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孔子家語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孔子家語3、失去信用等於碎了的鏡子,不可能——孔子家語《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
舊唐書
1、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2、十羊九牧,其事難行;一國三公,適從焉在?——舊唐書3、以銅為鏡,可以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舊唐書·崔彥昭傳》《舊唐書》
黃帝經
1、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水可亂也——黃帝經2、百言有本,千言有要,萬方有總——黃帝經3、公者明,……無私者正——黃帝經
後漢書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2、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3、不患位之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知之不博——後漢書4、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後漢書5、誰新天轉乾坤——後漢書6、知者不危眾以舉事,仁者不違義
紅樓夢
1、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紅樓夢2、勞動生產力的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紅樓夢3、大丈夫相時而動——紅樓夢4、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漢書
1、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2、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3、國耳忘家,公耳忘私——漢書4、何可屈曲從俗,苟求富貴——漢書5、在某一國家裏,某一個時期王權,——漢書6、厲精圖治,將有大為——漢書7、農,天下之大本也——漢書8
韓詩外傳
1、食雞敬鵠——韓詩外傳2、雞有五德:首帶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敵在前敢鬥,勇也;見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韓詩外傳
國語
1、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2、通天下一氣耳——國語3、有以無難以失守,有以多難而興邦——國語4、伐木不自其本,必複生;塞水不自其源,必複流;滅禍不自其基,必複亂——國語5、民之大事在農——國語6、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
古詩十九首
1、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2、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
古蘭經
1、儀表堂堂卻無生氣的人,即使安上——古蘭經2、凡你們為自己而行的善,將在真主那裏發現其報酬——古蘭經
共產黨宣言
1、資產階級在曆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共產黨宣言2、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係——共產黨宣言3、一切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共產黨宣言4、它使人和
佛經
1、眾生擾擾,其苦無量,我要成為天,成為地,成為旱天的雨,成為漂渡者的筏,饑餓者的食,幹渴者的水,寒冷者的衣裳,炎熱者的涼風,成為疾病者的醫生,黑暗中的燈光——佛經2、苦瓜連概苦,甜瓜徹蒂甜——佛經編輯推薦:佛經經典名句
凡人格言
1、一個無知的母親,好孩子的愛撫,隻不過是一隻奶瓶而已。——凡人格言2、在孩子和母親之間,母親始終是一隻超載的輪船,任憑風吹浪打,曆經千心萬苦也心甘情願。
北史
1、人麵獸心,去留難測——北史2、官省則事省,事省則人清;官煩則事煩,事煩則人濁——北史3、國之寶器,其在得賢——北史
《經學理窟。義理篇》
人若誌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不成。 類別:學習
《致山謬爾.亞當斯書》
我們不能僅靠人類內心熱愛自由來維護自由。 類別:自由
《太陽報》
世界上一成不變的東西,隻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這條真理。 類別:真理
《讀書錄》
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類別:讀書
《禮記。學記》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類別:學習
《鹽鐵論》
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類別:學習
《長歌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類別:時間相關文章:《長歌行》
《第五項修煉》
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將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並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 類別:企
《國富論》
隻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麽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類別:自由
《古代法》
一個國家文化的高低,看它的民法和刑法的比較就能知道。大凡半開化的國家,民法少而刑法多,進化的國家,民法多而刑法少。 類別:國家
【美】羅斯科·龐德《社會學法學的範圍和目的》
法律的生命在於其實施。因而迫切需要對怎樣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釋有效而進行認真的科學研究。 類別:科學
【美】霍姆斯《普通法》
法包含著一個民族經曆多少世紀發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將它僅僅當作好象一本數學教科書裏的定理公式來研究。為了知道法是什麽,我們必須了解它的過去以及未來趨勢。
【美】《獨立宣言》
我們認為下麵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類別:自由我們認為下麵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
【古希臘】柏拉圖《政治家篇》
法律絕不可能發布一種既約束所有人同時又對每一個人都是最有利的命令。法律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完全準確地給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作出何謂善德何謂正當的規定。
【古羅馬】優士丁尼《法學總論》
正義是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的這種堅定而恒久的願望。 類別:願望
《莊子》
1、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2、大仁不仁。——《莊子》
《周易·家人》
1、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周易》
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2、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周易》3、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真心英雄》
1、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真心英雄》
《戰國策·楚策一》
1、以財交者,則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楚策一》
《戰國策》
1、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2、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3、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國策》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戰國策》5、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
《劄記》
1、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劄記》
《增廣賢文》
1、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2、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廣賢文》3、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4、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增廣賢文》5、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過恐生殃。
《增廣昔時賢文》
1、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出自: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 直:正直,合理。寧可正當地去爭取,也不可委曲地謀求。——《增廣昔時賢文》2、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出自: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深:指樹的根紮得深。
《增廣》
1、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增廣》2、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增廣》
书摘名言大全资治通鉴1、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资治通鉴2、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资治通鉴3、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战国策1、家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