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朗读

宾僚满座昔难知,尽是才当汉石渠。
讼牒已资贤共次,茶瓯聊复话公馀。
千村早见刀为犊,比屋仍看经荷锄。
疏拙却便明月夜,小窗松竹谩观书。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译文及注释

诗词:《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

宾僚满座昔难知,
尽是才当汉石渠。
讼牒已资贤共次,
茶瓯聊复话公馀。

千村早见刀为犊,
比屋仍看经荷锄。
疏拙却便明月夜,
小窗松竹谩观书。

中文译文:
曾经座上宾客难以领悟,
皆以才华堪比汉朝石渠。
诉讼文书已经陈明贤能次第,
茶瓯之间稍稍述说公务之余。

千村之中早已见到少年们挥刀耕种,
与屋舍相伴的还有读经和扛锄。
我的疏拙却在明月之夜尽显,
透过小窗观赏松竹之间阅读书籍。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陈宓的作品,通过描绘县治中的景象和自己在乡间的生活,表达了对官场虚华的批评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析:
在这首诗中,陈宓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勾勒出宾客满座的府县官场景象。他指出,座上的宾客们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和辛劳,只看到了那些才华出众的人,而忽略了背后的努力。接着,他以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农村的景象,强调了那些从小就用刀犊、经荷锄的农民的勤劳和朴素。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在乡间清静的夜晚,透过小窗观赏松竹,阅读书籍的愉悦和满足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富有对比的手法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虚华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不同场景和生活方式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追求平静和真实的心境,呼唤社会回归朴实和本真之道。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对官场虚华的不满,赞美了田园生活的真实和朴素。同时,通过描绘自己在乡间的清静夜晚,观赏松竹和阅读书籍的场景,诗人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和真实的愿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于官场和田园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读音参考

xiàn zhì dēng liáng hé jì jū yú shū jì yùn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

bīn liáo mǎn zuò xī nán zhī, jìn shì cái dāng hàn shí qú.
宾僚满座昔难知,尽是才当汉石渠。
sòng dié yǐ zī xián gòng cì, chá ōu liáo fù huà gōng yú.
讼牒已资贤共次,茶瓯聊复话公馀。
qiān cūn zǎo jiàn dāo wèi dú, bǐ wū réng kàn jīng hé chú.
千村早见刀为犊,比屋仍看经荷锄。
shū zhuō què biàn míng yuè yè, xiǎo chuāng sōng zhú mán guān shū.
疏拙却便明月夜,小窗松竹谩观书。

陈宓诗文推荐

金掌何人吸露华,争如瓦盏泛霜花。移床来傍花边坐,底用云岚顶上家。

地宜冬暖早韶华,回首墙东李亦花。毕竟晨妆自羞涩,岂堪位置寿阳家。

浓霜轻雪妒清华,暖日烘时只见花。天意似怜尘世界,故将茅舍换仙家。

穷冬天意似奢华,白璧明珠剩作花。付与东风向何处,恩勤不为五侯家。

造物全将素作华,牡丹那得号真花。古来骚客知多少,貌得精神有几家。

谩自尘劳鬓欲华,故园空鏁未开花。年年饱看春来去,输与西湖处士家。

世间何物最鲜华,摇落林中第一花。作计莫输蜂蝶后,深房浅萼便为家。

只知风骨清于玉,敢把精神看作花。一阵异香明月下,定知来自玉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