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子骏佚老堂

陶子骏佚老堂朗读

不逐鱼商不问农,悠然今作鹿皮翁。
地临白傅荒台畔,人在华胥乐国中。
一榻远分庐阜月,两轩平揖广寒风。
杖藜亦欲频还往,肯使清闲并属公。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陶子骏佚老堂译文及注释

《陶子骏佚老堂》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逐鱼商不问农,
悠然今作鹿皮翁。
地临白傅荒台畔,
人在华胥乐国中。
一榻远分庐阜月,
两轩平揖广寒风。
杖藜亦欲频还往,
肯使清闲并属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孔武仲追求自由自在、清闲宁静的心境。他不追逐利益和功名,不打听渔商的消息,也不关心农事,而选择了过上像鹿皮翁一样从容自在的生活。他的住所坐落在白傅荒台旁边,这里地势高峻,景色幽美。虽然身处华胥乐国的繁华之中,但他的心境却超脱尘俗,安心自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自己心境的反思,表达了作者的追求和态度。通过对鱼商和农务的置之不理,作者将自己与俗世的纷扰隔绝开来,选择了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方式。他的住所位于白傅荒台旁,这里的环境应该是幽静而美丽的,这与他内心的追求相呼应。华胥乐国是传说中的仙境,作者将自己比作生活在仙境中的人,这种超脱尘俗的心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诗词中的“一榻远分庐阜月,两轩平揖广寒风”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他远离喧嚣的城市,来到庐阜之间,与大自然为伴。月亮悬挂在庐阜之间,两扇窗户敞开,平和地迎接着凉爽的秋风,这是一种宁静与自由的象征。最后两句“杖藜亦欲频还往,肯使清闲并属公”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频繁地回到自己的田园生活,与大自然相伴,以清闲自在的心态度过日子。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态度。诗意深远,表达了对繁华喧嚣的超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陶子骏佚老堂读音参考

táo zǐ jùn yì lǎo táng
陶子骏佚老堂

bù zhú yú shāng bù wèn nóng, yōu rán jīn zuò lù pí wēng.
不逐鱼商不问农,悠然今作鹿皮翁。
dì lín bái fù huāng tái pàn, rén zài huá xū lè guó zhōng.
地临白傅荒台畔,人在华胥乐国中。
yī tà yuǎn fēn lú fù yuè, liǎng xuān píng yī guǎng hán fēng.
一榻远分庐阜月,两轩平揖广寒风。
zhàng lí yì yù pín hái wǎng, kěn shǐ qīng xián bìng shǔ gōng.
杖藜亦欲频还往,肯使清闲并属公。

孔武仲诗文推荐

扁舟昨出国门东,烦暑端如坐甑中。一雨一凉皆可喜,只嗔三日打头风。

吴楚中间天杳茫,愁霖倾卷水洋洋。千帆渡口低鹏翼,海阔风微不敢翔。

行路难,归去来。三日汝南城不开,天角隐隐闻轻雷。掣电更划划,猛雨还漼漼。稍添汪汪陂,渐淹高高台。我欲晨兴出南郭,极目唯月白水漫蒿莱。驿道安在哉,连山洑...

狂霖山群山,夜半击堤口。水横溢陵阿,余波犹怒吼。东村五百户,一塌如摧朽。硉兀声如雷,牛马不及走。壮者上枝柯,幼子浮罂缶。惊逐吞天澜,儿犹闯其母。旁人避...

愁云昏昏掩六月,电光霍霍盘四隅。淮西一雨三书夜,长澜积潦无处无。试登高楼望四野,平田渺渺成江湖。山源奔溢来处远,晨朝又报高丈余。重堙闭筑仅自守,一带萦...

洞天人远矣,琳馆有遗踪。愿弃人间事,优游慕赤松。

县阔人饶稼,秋成众乐租。精粗验丹白,亿万起锱铢。足趼谁先到,尻高或妄呼。何当寄军令,供亿黑山隅。

彩筹森列羽门兵,衮衮招呼不断声。岁计自当平斗甬,年丰今况有坻京。争先杂沓人何冗,应物逍遥我自清。白日渐斜亭庑静,却临湘水笑尘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