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西庄

郑氏西庄朗读

不踏红尘道,结庐依水乡。
远峰开宿雨,高树表初阳。
犊卧野门寂,雁飞秋稻香。
午桥花竹地,回首已凄凉。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西

郑氏西庄译文及注释

《郑氏西庄》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踏红尘道,结庐依水乡。
远峰开宿雨,高树表初阳。
犊卧野门寂,雁飞秋稻香。
午桥花竹地,回首已凄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世喧嚣,选择在郑氏西庄这个宁静的地方过上简朴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远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景象。首句"不踏红尘道,结庐依水乡"表明诗人选择了远离纷繁喧嚣的尘世,来到郑氏西庄结庐而居,享受宁静的生活。接着描述"远峰开宿雨,高树表初阳",描绘了遥远的山峰在夜晚的雨中若隐若现,高大的树木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婆娑。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安宁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犊卧野门寂,雁飞秋稻香",通过描述犊牛在野门附近安静地躺卧和秋天雁群飞过稻田的香气,展现了诗人身处乡村的宁静和丰饶。最后一句"午桥花竹地,回首已凄凉"则流露出一丝凄凉之情,似乎是诗人在回首过往时,感叹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田园景象,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纷扰的心境。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诗人体味到了宁静和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给人以平和舒适的感受。

郑氏西庄读音参考

zhèng shì xī zhuāng
郑氏西庄

bù tà hóng chén dào, jié lú yī shuǐ xiāng.
不踏红尘道,结庐依水乡。
yuǎn fēng kāi sù yǔ, gāo shù biǎo chū yáng.
远峰开宿雨,高树表初阳。
dú wò yě mén jì, yàn fēi qiū dào xiāng.
犊卧野门寂,雁飞秋稻香。
wǔ qiáo huā zhú dì, huí shǒu yǐ qī liáng.
午桥花竹地,回首已凄凉。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林景熙诗文推荐

逢春感孤羁,抱古来众吠。如何陵谷迁,芳草亦萧艾。自邻岁月晚,复觉湖海隘。野鸥不受招,兴在万里外。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一捧自筑珠丘陵,双匣犹传竺国经。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一死未得所,纲罗挂秋鸿。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