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

寄怀朗读

图上追三笑,诗中寄七哀。
孤栖非绝物,多难亦成才。
岁俭米生竹,春寒衣上苔。
不知辽海客,化鹤几时回。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寄怀译文及注释

《寄怀》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图上追三笑,
诗中寄七哀。
孤栖非绝物,
多难亦成才。
岁俭米生竹,
春寒衣上苔。
不知辽海客,
化鹤几时回。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表达了一种寄托情怀的情感。诗人以图画和诗歌的形式,追寻着三笑的欢乐,将自己的悲伤寄托于七哀之中。他认为孤独并非绝对的孤独,多难困厄也能成就一个人的才华。岁月的俭约使米粒生长为竹子,春寒使衣服上长满了苔藓。诗人不知道在遥远的辽海上的客人,化为仙鹤后何时会回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以图画和诗歌的形式相互呼应,展示了林景熙独特的艺术才华。他以图画中的欢笑和诗歌中的悲伤,表达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之间的转换和交织。诗人认为孤独并非绝对的孤独,从多难困厄中也能培养出一个人的才华与智慧。在岁月的俭约中,生活的细枝末节也能孕育出生机勃勃的竹子,春寒中,衣服上的苔藓也成了生命的痕迹。诗人对辽海客人的归期充满了期待和不知,化鹤的行为更是给诗词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诗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心态。他以图画和诗歌的形式将内心的思绪表达出来,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首诗词以自然的意象和生活的细节为基础,通过对小事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寄怀读音参考

jì huái
寄怀

tú shàng zhuī sān xiào, shī zhōng jì qī āi.
图上追三笑,诗中寄七哀。
gū qī fēi jué wù, duō nàn yì chéng cái.
孤栖非绝物,多难亦成才。
suì jiǎn mǐ shēng zhú, chūn hán yī shàng tái.
岁俭米生竹,春寒衣上苔。
bù zhī liáo hǎi kè, huà hè jǐ shí huí.
不知辽海客,化鹤几时回。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林景熙诗文推荐

逢春感孤羁,抱古来众吠。如何陵谷迁,芳草亦萧艾。自邻岁月晚,复觉湖海隘。野鸥不受招,兴在万里外。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一捧自筑珠丘陵,双匣犹传竺国经。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一死未得所,纲罗挂秋鸿。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