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

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朗读

赵君规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携老砚共砚冰,梅花不许山礬弟。
今年识徐如识春,未识佚老园中人。
似闻竹外一溪碧,天与隔断俗子尘。
此诗到眼情已浃,吾曹终与常人别。
不然持问溪头云,渠自客吾分半榻。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译文及注释

《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

赵君规模要名世,
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携老砚共砚冰,
梅花不许山礬弟。
今年识徐如识春,
未识佚老园中人。
似闻竹外一溪碧,
天与隔断俗子尘。
此诗到眼情已浃,
吾曹终与常人别。
不然持问溪头云,
渠自客吾分半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朋友的思念之情,并通过描述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情况来展示他们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诗中的赵君被称为"规模要名世",意味着他在社会上享有声望和地位。而徐君则是一个年轻而天真的人物,还未成熟,但作者对他充满了期待。

诗中提到了老砚和砚冰,暗示了作者与朋友们共同分享诗文的意愿。然而,梅花却不允许山礬弟(指作者自己)加入其中,可能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不足以与这些才子们相提并论。

作者表达了对徐君和佚老园中人的思念之情,他们都是作者尚未熟悉的朋友。诗中提到了竹外的一道碧溪,意味着佚老园的环境清幽,与尘俗世界有所隔绝。作者认为佚老园中的人物与常人有所不同,他们更加超然和清高。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与这些才子们的不同。他认为自己已经被这首诗所感染,与常人已经不再相同。作者不愿再问溪头的云,而选择离开这个世俗的烦嚣,自顾自地在半张榻上自我沉思。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们的描写和作者自身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艺术追求的思考。描写中流露出对深厚友谊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俗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致和心境。

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读音参考

yòng yì lǎo yuán sǒu yùn jiǎn zhí rú bìng jì yuán sǒu
用佚老园叟韵简直孺并寄园叟

zhào jūn guī mó yào míng shì, xú jūn rén wù nán zhōu zhì.
赵君规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yù xié lǎo yàn gòng yàn bīng, méi huā bù xǔ shān fán dì.
欲携老砚共砚冰,梅花不许山礬弟。
jīn nián shí xú rú shí chūn, wèi shí yì lǎo yuán zhōng rén.
今年识徐如识春,未识佚老园中人。
shì wén zhú wài yī xī bì, tiān yǔ gé duàn sú zǐ chén.
似闻竹外一溪碧,天与隔断俗子尘。
cǐ shī dào yǎn qíng yǐ jiā, wú cáo zhōng yǔ cháng rén bié.
此诗到眼情已浃,吾曹终与常人别。
bù rán chí wèn xī tóu yún, qú zì kè wú fēn bàn tà.
不然持问溪头云,渠自客吾分半榻。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诗文推荐

且问黄花,陶令後、几番重九。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江欲釂,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尽...

四壁空空长物无,松风之外复何须。竹夫人爽夜当直,木上座癯新给扶。老去云山空跌宕,秋来风月不支吾。何人能败吟诗兴,自在成章不欠租。

拄入风烟更一层,瘦藤对倚玉崚嶒。左花右竹自昭穆,春鹤秋猿相友朋。五亩园为终老计,半间云住在家僧。蹲鸱生奶菰如臂,莫道山翁百不能。

从古幽閒在涧阿,不将齿发犯风波。共知韩愈亦人耳,子谓伯寮如命何。野处生成盘谷序,襟期写在醉时歌。尚嫌山浅人知处,更与移床入薜萝。

非干宠辱不能惊,一付之天莫我撄。举世忙时赢得懒,是人爱处放教轻。生为柱国身何在,死象祁连冢亦平。千古在前儿戏耳,且容高枕听秋声。

野圹风高一欠伸,平生俯仰已成陈。老天无意独穷我,直道有时能误人。悔不可追身是胆,怒何堪触腹生鳞。忍饥罢乞祠官禄,只麽扶犁亦幸民。

去国何年年一丘,於今已换几公侯。不知我者谓为拙,是有命焉那用求。舴艋舟应容钓蟹,麒麟阁不画骑牛。百年长短身余几,付与西风汗漫游。

异人曾授相牛经,奇字初传瘗鹤铭。敲月不知僧某甲,锄烟赖有老畦丁。山灵呵护閒居赋,象纬森罗处士星。俯仰中间无愧怍,芋区瓜陇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