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朗读

新诗明胜锦,健笔快于锥。
工部深陶冶,昌黎杂怪奇。
殷勤能寄远,风俗赖扶衰。
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

下载这首诗
(0)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译文及注释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玉汝从溧阳来到李晦庵,以诗意向他询问情况,并回答了玉汝的问题。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中文译文:
玉汝从溧阳来,
辱李晦庵以诗问讯。
次韵寄答二首。

新诗明胜锦,
健笔快于锥。
工部深陶冶,
昌黎杂怪奇。

殷勤能寄远,
风俗赖扶衰。
屡作挑灯读,
何胜对雨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玉汝从溧阳来到李晦庵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赵蕃对李晦庵的敬意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诗中提到的"新诗明胜锦"意味着赵蕃的新作诗才出众,比锦绣还要明亮夺目。"健笔快于锥"表示他的笔势矫健有力,写字的速度比快如锥子刺入纸张。"工部深陶冶"指的是赵蕃在工部深入琢磨、修炼诗词的艺术。"昌黎杂怪奇"表明他受到了多种文化的熏陶,创作中融入了独特的奇思妙想。

诗中还表达了赵蕃对李晦庵的感激之情,称他为"殷勤能寄远",表示李晦庵对自己的关心和指导。"风俗赖扶衰"暗示了当时社会风俗的衰落,需要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扶持和振兴。"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表达了赵蕃反复熬夜读书写作的决心,无论是对雨天的思考还是对文学的思索,都表明他对诗词创作的执着。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蕃创作诗词的自我评价和对李晦庵的致谢,展现了他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表达和独特的意象,赵蕃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诗人对诗词创作的追求和对时代的关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读音参考

yù rǔ cóng lì yáng lái rǔ lǐ huì ān yǐ shī wèn xùn cì yùn jì dá èr shǒu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

xīn shī míng shèng jǐn, jiàn bǐ kuài yú zhuī.
新诗明胜锦,健笔快于锥。
gōng bù shēn táo yě, chāng lí zá guài qí.
工部深陶冶,昌黎杂怪奇。
yīn qín néng jì yuǎn, fēng sú lài fú shuāi.
殷勤能寄远,风俗赖扶衰。
lǚ zuò tiǎo dēng dú, hé shèng duì yǔ sī.
屡作挑灯读,何胜对雨思。

赵蕃诗文推荐

露冷初疑是晓霜,风高已觉爱朝阳。莫云节变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复强。

山驿虽荒亦可安,要眠杉月夜深寒。昨宵虚落才闻鼓,明夕江皋想枕湍。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晚山能紫复能青,远岭犹分近已冥。好语忽然生眼底,遽将摹写已无形。

卢溪望望接宣风,景富犹能慰客穷。已爱熙熙村舍好,更欣漠漠稻田丰。

一年风月属中秋,今昔相传无异流。定自天公亦兴此,故教雨脚破云头。

午风吹坼稻花香,晨雨翻掀稻叶凉。道中尘埃犹净尽,田间欢乐讵能量。

扁舟往作槠州过,烟雾空蒙只市声。今夕再来还小泊,却逢江月正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