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降图

花降图朗读

满树天香书掩门,无端春意褪红焜。
恩情只在牙床上,闲剎香闺两绣墩。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花降图译文及注释

《花降图》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诗词。整首诗以描绘春天中花朵的美丽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花香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满树天香书掩门,
无端春意褪红焜。
恩情只在牙床上,
闲剎香闺两绣墩。

翻译成现代汉语如下:
满树上空弥漫着花香,书籍遮掩了门窗,
不知何故,春意渐渐褪去了红色的光辉。
情意只存在于牙床之上,
闲暇时,香闺中的两个绣垫。

诗词通过描绘花香弥漫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活力。诗中的“满树天香”形容了花朵散发出的浓郁芬芳,给人以愉悦的感官享受。而“书掩门”则暗示了作者在花香的陪伴下,沉浸于阅读之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接着,诗人写道“无端春意褪红焜”,表达了春天的色彩逐渐减退的意象。这句诗意味深长,可能暗示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进入了褪去鲜艳的阶段。此处的“红焜”指的是春天的红色光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减弱。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道“恩情只在牙床上,闲剎香闺两绣墩”,以意境优美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在闲暇时刻的生活情趣。诗中的“恩情”可能指代作者的情感或爱意,而“牙床”则象征着作者的床榻。作者在香闺中度过了宁静的时光,与两个绣垫为伴,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以花香、春意和闲暇时光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柔情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给人以愉悦和深思的感受。

花降图读音参考

huā jiàng tú
花降图

mǎn shù tiān xiāng shū yǎn mén, wú duān chūn yì tuì hóng kūn.
满树天香书掩门,无端春意褪红焜。
ēn qíng zhī zài yá chuáng shàng, xián shā xiāng guī liǎng xiù dūn.
恩情只在牙床上,闲剎香闺两绣墩。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诗文推荐

此身陷入酽寒中,血脉归心迓谷风。雪妒冰猜情愈白,云酸日涩笑犹红。尘泥养份残骸纳,香影知音惰性空。造化小儿凭杜撰,冻凝块垒始丁东。

绿肥红瘦忆当时,年少朦胧慕燕儿。金缕歌中无所悔,青蚨尾后有些私。鹏程塌翼飞花谢,萍叶开心碎骨施。廿载龙沙应念我,他年笔下可抽丝。

古春去也怅须臾,问尔能思几日无。何必伤心催发白,会当动手补颜朱。妙龄劝赏雄浑语,达士耻随迂阔夫。我醉欲眠拈一瓣,今生弭忘不教枯。

小院疏枝衬日西,阶前俯首莫沉迷。碎红风里坚心守,衔绿檐头远景啼。踱步鞋痕师禀气,居身境界辟新蹊。古今代谢歌新韵,辩证思维好坏携。

便纵拼争反下游,随波逐浪讵惭愁。庸夫碌碌惟虚灭,烈士昂昂岂罢休。说法双关如此乐,听诗万首向何忧。孤芳自赏雕虫老,兴尽尘封故纸楼。

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形骸托与自然寄,泥壤终将分子留。宁垦良田三百亩,不教堆起一坟丘。

蔫红销骨乍攒堆,灌顶醍醐志未颓。瘗葬偕愁无赖锦,倾斟饮辱有情杯。跳丸走路微松逝,驭马摇鞭不辍催。长剑倚天磨十载,东君为我且重开。

无风眼界白云悠,红雨心波漾尽头。纷簌簌然丛脞弃,脏兮兮地秽淫流。栋梁本色擎天柱,蝥贼原形钓欲?。铲却筌蹄窥远奥,拈花莞尔有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