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朗读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念我老於诗,我发实种种。
而後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阴风夜木嗥,窸窣闻鬼悚。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念我老於诗,我发实种种。
而后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阴风夜木嗥,窸窣闻鬼悚。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思绪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问道:“秋天的思绪何其高远,像是堆积在嵱嵷山上。”这里用“堆积”形容心中的秋思如同山峰般高耸。

接着,诗人自称“悲秋辞”的作者,感慨万分。他看到高山之巅的景色,使他想起了已逝的故人,这些故人如今安息在冢墓之中。

诗人在夜晚听到阴风呼啸,树木发出悚然的声音,暗示着诡秘的氛围。然而,诗人自己却忘却了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喧嚣,陷入了百事纷繁的思绪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仰望着天空中的霜月,觉得它美得可以捧在手中。这里霜月的形象象征着秋天的寒冷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故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在秋季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描述,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抒发,使诗词具有浓郁的秋意和情感的共鸣。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读音参考

yī yùn hé ōu yáng yǒng shū qiū huái nǐ mèng jiāo tǐ jiàn jì èr shǒu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

qiū sī gōng hé gāo, duī jī zì yǒng sǒng.
秋思公何高,堆积自嵱嵷。
chū wèi bēi qiū cí, wàn rèn jiàn gū sǒng.
出为悲秋辞,万仞见孤耸。
niàn wǒ lǎo yú shī, wǒ fā shí zhǒng zhǒng.
念我老於诗,我发实种种。
ér hòu shāng gù rén, gù rén duō zuò zhǒng.
而後伤故人,故人多作冢。
yīn fēng yè mù háo, xī sū wén guǐ sǒng.
阴风夜木嗥,窸窣闻鬼悚。
dú wǒ wàng xíng hái, bǎi shì nǎi xiān rǒng.
独我忘形骸,百事乃纤冗。
bù mián shuāng yuè shàng, shuāng yuè rú kě pěng.
不眠霜月上,霜月如可捧。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诗文推荐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两耳主於聪,两目主於光。维鼻主於嗅,维舌主於尝。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此能而...

西方有鸟鼠,生死同穴居。物理固不测,孰言飞走殊。雄雌岂相匹,饮啄岂相须。一为枝上鸣,一为莽下趋。苟合而异向,世道当何如。

梧桐在井上,蟋蟀在床下。物情有与无,节候不相假。寥寥风动叶,飒飒雨堕瓦。耳听心自静,谁是忘怀者。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故人留雅曲,今与新人弹。新人听不足,复使後人欢。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