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扬州

至扬州朗读

既投古庙觅藜羹,三五樵夫不识名。
僮子似知予梦恶,生柴烧火到天明。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古庙樵夫不识烧火
相关诗文:

至扬州译文及注释

《至扬州》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来到古庙寻找藜羹,
三五个樵夫却不知道我的名字。
小伙子似乎知道我做了恶梦,
他生柴烧火直到天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文天祥游历扬州的情景。他来到古庙,希望能够品尝到扬州的特色美食藜羹,但是周围的樵夫却不认识他。诗人感到有些失望,但是他注意到一个小伙子似乎知道他做了一个恶梦,于是这个小伙子一直生柴烧火,直到天亮。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诗人在扬州的经历,展现了他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和无名无分的感受。诗人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温暖和关注,但是周围的人却对他漠不关心。然而,诗人注意到一个小伙子对他的梦境有所了解,并且为他生柴烧火,这种细微的关怀给了诗人一些安慰。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悟,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至扬州读音参考

zhì yáng zhōu
至扬州

jì tóu gǔ miào mì lí gēng, sān wǔ qiáo fū bù shí míng.
既投古庙觅藜羹,三五樵夫不识名。
tóng zi shì zhī yǔ mèng è, shēng chái shāo huǒ dào tiān míng.
僮子似知予梦恶,生柴烧火到天明。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文天祥诗文推荐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可怜杜宇空流血,惟愿严颜便斫头。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

珙璧衣冠十六传,更无一士死君前。自惭重赵非九鼎,犹幸延韩更数年。孟博囊头真自爱,杲卿钩舌要谁怜。人间信有网常在,万古西山皎月悬。

久矣忘荣辱,今兹一死生。理明心自裕,神定气还清。欲了男儿事,几无妻子情。出门天宇阔,一笑暮云横。

我自怜人丑,人方笑我愚。身生豫让癞,背发范增疽。已愧功臣传,犹堪烈士书。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衮衣坐缧絏,世事亦堪哀。枕外亲炊黍,炉边细画灰。无人泪垂血,何地骨生苔。风雪江南路,梦中行探梅。

两月缥囚里,一年忧患馀。疏因随事直,忠故有时愚。道在身何拙,心安体自舒。近来都勘破,人世只蘧庐。

俨然楚君子,一日造王庭。议论探坚白,精神入汗青。无书求出狱,有舌到临刑。宋故忠臣墓,真吾五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