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朗读

昆仑初凿破,大巧夺天真。
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
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天真滴身
相关诗文:

山中杂诗译文及注释

《山中杂诗》是宋代诗人程炎子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杂诗

昆仑初凿破,大巧夺天真。
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
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

中文译文:
在山中写的杂诗

昆仑山初次凿开,伟大的技艺夺取了自然的真实。
竹篱围住了三更时的明月,桃花醉过了几度春光。
山间空旷中传来鹤鸣之声,溪水远远处有鸥鸟相伴。
我为留下墨宝而在石上题字,松树摇动着露珠滴落在身上。

诗意和赏析:
《山中杂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句“昆仑初凿破,大巧夺天真”,形象地描绘了昆仑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伟大。这句话也暗示了人类的努力可以突破自然的局限,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竹篱围住的明月和桃花的盛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妙的山中春景。竹篱围住了明月,给人以隐秘和神秘的感觉,同时也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桃花醉过了几度春光,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唤起读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随后的两句“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通过描写山中的鹤鸣和溪水中的鸥鸟,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共存。鹤鸣和鸥鸟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间回荡,传递出宁静和安详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情景,他用毛笔在石头上题字,留下了自己的墨宝。松树摇动,露珠滴落在诗人身上,给人一种清新和自然的感觉。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与山水之间的亲密互动,他以自然为灵感,以自然为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

山中杂诗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zá shī
山中杂诗

kūn lún chū záo pò, dà qiǎo duó tiān zhēn.
昆仑初凿破,大巧夺天真。
zhú suǒ sān gēng yuè, táo hān jǐ dù chūn.
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
shān kōng wén hè lì, xī yuǎn bo ōu lín.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
wèi fú liú tí shí, sōng yáo lù dī shēn.
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

程炎子诗文推荐

花飞檐语恰经旬,强半韶华断送频。三月便晴三十日,一年只有一分春。酒甘不饮心如醉,诗苦耽吟味越真。欹枕北窗清梦觉,落红啼鸟伴幽人。

画楼人醉烛高烧,滴在寒枝蜡未消。蕊撇打莺金弹滑,花悬驱雀彩铃摇。歌儿戏拍供檀板,妆女轻裁贴翠翘。酒揭黄封诗嚼淡,时匀乳蜜过山腰。

南山水乐洞,窈窈白云深。满耳笙歌者,谁能一洗心。

水边山脚友渔樵,梅欲窥人故故招。树剥龙鳞黏碧藓,枝翘鹤膝糁红椒。诗如老杜吟东阁,梦约逋仙过断桥。好待月窗清影瘦,传他神子上生绡。

多行三两日,犹在四安舟。天正当寒夜,人偏作远游。风高云叶动,江阔浪花浮。会得幽閒趣,唯应是白鸥。

去时雪学杨花舞,归日花如雪样飞。何事杨花并雪絮,送人西迈送人归。

断烟荒草共幽幽,斜雨抛丝织晚愁。鸥鸟似知人乍别,飞来飞去渡船头。

吟月歌风酒力微,独寻幽壑叩禅扉。泊隄小艇迎人渡,入水闲云伴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