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朗读

雁云漠漠梧桐秋,风露飒飒生平畴。
芭蕉叶黄夜气湿,老壁屈曲行蜗牛。
林外炊烟暗青树,墙头凉月惊鸣杵。
柴门犬吠人语多,刈熟归来碧天暮。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译文及注释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艾性夫。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雁云漠漠梧桐秋,
风露飒飒生平畴。
芭蕉叶黄夜气湿,
老壁屈曲行蜗牛。
林外炊烟暗青树,
墙头凉月惊鸣杵。
柴门犬吠人语多,
刈熟归来碧天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四季村居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写,表达了寂静的乡村景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赏析:
首联“雁云漠漠梧桐秋,风露飒飒生平畴。”以描绘秋天的景象开篇,雁云漠漠,梧桐树上的秋天。风露飒飒,形容秋风吹拂下的田野。这些描绘创造了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芭蕉叶黄夜气湿,老壁屈曲行蜗牛。”通过描写芭蕉叶的黄色和夜晚的湿气,以及老墙的屈曲,形象地表达了农村的朴素和岁月的沧桑。行蜗牛则暗示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宁静。

下联“林外炊烟暗青树,墙头凉月惊鸣杵。”描绘了村居的另一幅景象。村外的林间升起炊烟,青树隐没其中,给人一种宁静和生活的感觉。墙头的凉月下,人们敲击杵臼,发出清脆的声音,构成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节奏感的乡村生活场景。

末联“柴门犬吠人语多,刈熟归来碧天暮。”以农村生活的细节再现了乡村的平淡和丰收的喜悦。柴门处的犬吠声和人们交谈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村庄。诗的最后,描绘了一个丰收的场景,人们在刈熟的庄稼下归来,天空泛起了暮色,给人一种宁静而满足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村四季景致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对于平淡而宁静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和热爱。通过诗中景物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宁静、怡然自得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读音参考

cì yùn kuàng wēng sì shí cūn jū lè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

yàn yún mò mò wú tóng qiū, fēng lù sà sà shēng píng chóu.
雁云漠漠梧桐秋,风露飒飒生平畴。
bā jiāo yè huáng yè qì shī, lǎo bì qū qǔ xíng wō niú.
芭蕉叶黄夜气湿,老壁屈曲行蜗牛。
lín wài chuī yān àn qīng shù, qiáng tóu liáng yuè jīng míng chǔ.
林外炊烟暗青树,墙头凉月惊鸣杵。
zhài mén quǎn fèi rén yǔ duō, yì shú guī lái bì tiān mù.
柴门犬吠人语多,刈熟归来碧天暮。

艾性夫诗文推荐

似是轮囷老蠹鱼,尚饶兰露入铜蜍。诗亡正恐鲁无史,士贱岂容秦有书。世味几时回橄榄,秋山随地著蘧庐。多情樵客能相问,莫有余閒赋子虚。

贱妾燕子身,衔泥巢君堂。游子黄鹄志,辞家犹南翔。采花为谁容,袭兰为谁香。

佳人买明镜,意重轻千金。结以双罗带,欲照荡子心。荡子渺不归,镜影春云深。

浣衣轻浣布,布缕不如丝。丝坚犹易穿,布弱从可知。

匆匆采桑女,花雨湿襜袖。春风十二弦,生世未触手。

采莲莫采花,采花损空房。留房结青子,种作明年香。

折柳系离船,船行柳条短。赖有枝上花,飘泊随君远。

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蚕丝。信指发孤调,悠然造希夷。扬以寄吾欢,抑以写吾悲。悲欢生我心,无庸他人知。我若有黄金,不铸钟子期。寄语伯牙翁,绝弦良可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