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朗读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
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秋风樵歌岭头
相关诗文: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译文及注释

诗词:《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惟一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
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中文译文:
秋风卷动大地,秋水连绵无边。
千山褪尽笼罩,万木凋零寂静。
渔人的笛声在江上响起,樵夫的歌谣在山岭间飘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岁月流转和万物凋零的主题。首句"秋风卷地,秋水连天"以秋风和秋水为象征,形容秋天的广阔和壮丽。接着描述了山岭和树木在秋天的映照下变得瘦弱和凋零,形成了一个悲凉的景象。第三句以渔人的笛声和江上的月亮相呼应,展现了江边的宁静和寂寥。最后一句以樵夫的歌谣和岭头的烟雾相对应,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朦胧。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的声音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万物的消逝。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秋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通过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象,作者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以及人们对于生命和时光的感慨与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和江河,渔笛和樵歌等声音,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交融,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佛教文学的特色,作者释惟一是一位佛教僧人,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佛教的思想和禅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他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无常和脆弱的思考,以及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体悟。整首诗以简约而富有禅味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文学的特色,给人以静心和思考的空间。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读音参考

jì sòng yī bǎi sān shí liù shǒu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qiū fēng juǎn dì, qiū shuǐ lián tiān.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
qiān shān yǐng shòu, wàn mù xiāo rán.
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yú dí shù shēng jiāng shàng yuè, qiáo gē yī qǔ lǐng tóu yān.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释惟一诗文推荐

皎洁中秋月,清光处处同。是人皆照破,无水不形容。圆满纤尘净,婆娑桂影重。古今争赏玩,谁到广寒宫。

禅禅,风生木杪,叶坠庭前。唧唧寒蛩吟破壁,声声归雁度辽天。诸人若也会得,此去吴屯不远。若也不会,蓝溪水透洋边。阿呵呵,笑倒武夷张大仟。

建岭云,建溪水。缥缈无边,渊深无底。尽情收拾归来,点滴无非珍贵。抛向诸人面前,切忌自生拟议。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今日上元令节,雨意连绵未歇。过去燃灯如来,全体一时漏泄。檐头滴滴,分明历历。

微雨润枯荄,严风搅林木。梅唇已破香,柳眼眠未足。尘世竞奔忙,光景相追逐。林间无事人,好唱云门曲。今朝腊月二十五,明朝腊月二十六。

伏虎岩前,螺江江上。一去一来,无去来相。今朝辟支,昔日翁和尚。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眼觑不见,耳听不闻。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今朝十五,明朝十六。瓠苦瓜甜,松直棘曲。辟支老汉,炎夏衣楮,严冬浴冰,谩自辛勤,徒劳检束,争似而今禅和,三三两两,水边林下,寒向火,热乘凉,又谁管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