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朗读

跨鹤曾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
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流水
相关诗文: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译文及注释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是宋代方信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跨鹤曾来不记年,
洞中流水绿依然。
紫箫吹彻无人见,
万里西风月满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洞穴——义宁华岩洞,以及洞中的纯阳真人。诗人曾经跨着仙鹤前来,但已经无法确定穿越的时间。洞中的流水依然清澈碧绿,没有受到时间的摧残。纯阳真人吹奏着紫色的箫,音乐声传遍整个洞穴,却无人能见到。在洞外,万里长空中的西风吹拂,皎洁的月光洒满天空。

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的想象和幻觉为基础,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脱尘世的氛围。洞穴作为一个隐秘的场所,象征着仙境或者修行的地方。诗人曾经来过洞穴,但由于时间的无常,已经无法确定到底是何时。洞中的流水绿意盎然,展示了洞穴的幽静和永恒,与外界的喧嚣和变化形成对比。纯阳真人吹奏紫色的箫,音乐声传遍整个洞穴,但却无人能见到,这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超自然的气息。诗末描绘了洞外的景象,万里长空中的西风吹拂,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洞穴、流水、箫声和自然景观,展示了一种理想化的仙境和超越尘世的境界。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宁静和永恒的向往,以及对于超脱尘世和自由自在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时光无常、人事易逝的主题,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尘世的变幻。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幽默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与安宁。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读音参考

yì níng huá yán dòng hé chún yáng zhēn rén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

kuà hè céng lái bù jì nián, dòng zhōng liú shuǐ lǜ yī rán.
跨鹤曾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
zǐ xiāo chuī chè wú rén jiàn, wàn lǐ xī fēng yuè mǎn tiān.
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方信孺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方信孺诗文推荐

一径萦纡夹粉墙,向来台馆化僧房。周遭老木依然在,曾见刘家伪帝王。

一德由来可享天,东邻扣祭亦徒然。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

右带灵洲左石门,何年飞阁倚晴云。南游不用看图画,曾向坡仙句裹闻。

碧海何年已变田,空传双舄旧时仙。乘风欲挹浮邱袖,同访朱明别洞天。

钓得神鱼金作鳞,废台百尺漫嶙峋。丝纶不入非熊梦,当日何人老渭滨。

西来异兽路应迷,金锁何年落此溪。不比李侯心似水,归舟自掷石门西。

西风搅桂树,落日明枫林。游子怀归期,予悲渺登临。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英皇仅枯冢,寂寞薰兮琴。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古器不可见,聊作相思吟。相思长...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中分路口三。飞鹤叫云声自远,懒龙悭雨睡方酣。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百尺岩前清绝处,道人先我著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