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鄂渚岸下)

菩萨蛮(鄂渚岸下)朗读

烟汀一抹蒹葭渚。
风亭两下荷花浦。
月色漾波浮。
波流月自留。
若耶溪上女。
两两三三去。
眉黛敛羞蛾采菱随棹歌。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菩萨蛮
相关诗文:

菩萨蛮(鄂渚岸下)译文及注释

《菩萨蛮(鄂渚岸下)》是宋代诗人刘学箕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烟汀一抹蒹葭渚。
风亭两下荷花浦。
月色漾波浮。
波流月自留。
若耶溪上女。
两两三三去。
眉黛敛羞蛾采菱随棹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滨景色,以及一群出行的女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烟雾弥漫的湖滨,荷花盛开的港口和波光粼粼的湖面。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群美丽的女子像仙女一样离开,她们的身影在月光下闪烁,如波浪般自由自在地漂浮。她们像是从若耶溪上来的女子,成群结队地离去,眉目含羞,如蛾般低垂,手持采菱的篮子,随着划船的歌声摇曳前行。

赏析:
《菩萨蛮(鄂渚岸下)》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湖滨的景色,运用烟雾、荷花和波光等自然元素,创造了一幅美丽的图景。烟汀、蒹葭、渚、荷花等词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湖滨之上,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其次,诗人通过描写离去的女子,表达了对美的讴歌和追求。女子们离开的场景与湖滨的景色相互辉映,凸显了她们的美丽和自由。她们眉目含羞,敛羞蛾般的形容展现了她们的温柔和羞涩,与采菱的场景相呼应,更加突出了她们的婉约之美。

最后,划船的歌声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欢快的气氛。船歌声在湖面上回荡,与女子们的离去相伴相随,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综上所述,《菩萨蛮(鄂渚岸下)》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意境,展现了湖滨美景和女子的离去,传递了对美的讴歌与追求,使读者在阅读中领略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菩萨蛮(鄂渚岸下)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è zhǔ àn xià
菩萨蛮(鄂渚岸下)

yān tīng yī mǒ jiān jiā zhǔ.
烟汀一抹蒹葭渚。
fēng tíng liǎng xià hé huā pǔ.
风亭两下荷花浦。
yuè sè yàng bō fú.
月色漾波浮。
bō liú yuè zì liú.
波流月自留。
ruò yé xī shàng nǚ.
若耶溪上女。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qù.
两两三三去。
méi dài liǎn xiū é cǎi líng suí zhào gē.
眉黛敛羞蛾采菱随棹歌。

刘学箕诗文推荐

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雠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悲愤积,付湘瑟。人生未可随...

午睡莺惊起。鬓云偏、?鬆未整,凤钗斜坠。宿酒残妆无意绪,春恨春愁如水。谁共说、厌厌情味。手展流苏腰肢瘦,叹黄金、两细香消臂。心事远,仗谁寄。帘栊渐是槐风...

见好山如见高人,遯世冀茧清净身。见拳石如接佳友,手摩挲爱逾琼玖。我生嗜好不有冗长物,寓意萧閒祗在青山并怪石。往年都梁得灵壁,名以催诗延座侧。去载还自嶓...

半载蓬莱地,相携只是诗。心怀丹凤去,梦与白鸥随。俯仰俱无愧,勤劳必有和。归舟平似掌,天亦念孤危。

欲览环洲胜,维舟步石矶。踏丹随野色,穿翠任春霏。地回知山远,村弯觉水围。东风轻薄甚,桃李乱荆扉。

应天曾建塔,又此结精庐。释氏缘何熟,诗人念总疏。壁荒遗尽水,僧老学翳书。笑我重来者,经年不定居。

轻蓑著篷背,日暮渔者还。新月印浅水,夕阳生乱山。谁歌采菱词,隐隐过前湾。

移艘击湾浦,倾篷声更家。谩起湘妃恨,长歌灵均骚。晓汐涨何许,微茫泛江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