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朗读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
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
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译文及注释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
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
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雪后与群公一起游览慈恩寺

出于兴致,突然被朋友们招呼,一起在傍晚时分拜访寺庙。
雪融化了,双树变得湿漉漉的,沙漠中的一盏灯在燃烧。
竹林外是低矮的塔,藤蔓遮挡了院子里的小桥。
回家的时候感到有点懒散,尘俗的忧虑一直在减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诗人岑参和他的朋友们在雪后共同游览慈恩寺的情景。他们出于一种快乐和好奇心的驱使,决定在黄昏时分来到寺庙,观赏雪后的景色。诗中以雪融化、双树湿漉漉、沙漠中的一盏灯燃烧等细节描绘了寺庙的静谧和宁静,以及他们在此时的心境。诗中还描绘了竹外的低塔、藤蔓覆盖的小桥等景物,增加了诗的趣味性和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雪后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寺庙的画面,通过描写寺庙的景物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氛围。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起点,以自己的心境为主线,在雪后的慈恩寺里寻找到一种宁静和自在。整首诗行井然有序,用字简练,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寻求心灵的平静的愿望,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同时,通过诗人回家时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尘俗之事的蔑视和人生追求的淡漠态度。这首诗整体上以寺庙、自然景物和诗人自身的心境为主线,将宁静、自在、淡泊和追求自由等主题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思考人生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启示。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读音参考

xuě hòu yǔ qún gōng guò cí ēn sì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chéng xìng hū xiāng zhāo, sēng fáng mù yǔ cháo.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xuě róng shuāng shù shī, shā àn yī dēng shāo.
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
zhú wài shān dī tǎ, téng jiān yuàn gé qiáo.
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
guī jiā rú yù lǎn, sú lǜ xiàng lái xiāo.
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岑参诗文推荐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蘺。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夫子不自炫,世人知者稀。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

官舍临江口,滩声入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江上云气黑,山旱山昨夜雷。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麹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终日...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

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