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逍遥咏朗读

求得真宗一,深知万象清。
自然通感应,意外别长生。
学古身何措,辉华日莹明。
谁穷天地理,去住两无成。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逍遥咏译文及注释

《逍遥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太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

求得真宗一,深知万象清。
自然通感应,意外别长生。
学古身何措,辉华日莹明。
谁穷天地理,去住两无成。

译文:
寻求真宗的境界,深知万物的清晰。
自然之间相互感应,超越寻常的长生之道。
探索古代智慧,身处辉煌日月的明丽。
谁能穷尽天地之理,无论离开或停驻,皆无所成。

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诗意深邃,表达了宋太宗对于追求真宗的境界、洞悉万物清晰的理解和感悟。诗中提到自然的通感应,暗示了天地间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传递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人以“求得真宗一,深知万象清”表达了对于真宗的探索和领悟,认识到宇宙间万物的清晰和透彻。

诗中提到“意外别长生”,意味着真正的长生不在于追求永生不死,而是在于超越凡俗的境界,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实现灵魂的永恒。

接下来的两句“学古身何措,辉华日莹明”,表达了对于古代智慧的探索和学习,诗人疑问自己在学习古代智慧时应该如何去行动。辉华日莹明则是形容自然的光辉和明亮,也可以理解为古代智慧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最后两句“谁穷天地理,去住两无成”,诗人反问谁能彻底理解天地的奥妙,无论是逍遥于世的行进还是停驻不前,都不能达到真正的成就。这是对于追求者的一种警示,意味着真宗的境界无法简单地通过行动或静止来实现,而是需要超越形式的限制,去感悟宇宙的真谛。

《逍遥咏》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真宗的追求和理解,探讨了人与自然、灵魂与永恒之间的关系,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思考,使人们领略到追求真宗的境界和人生的深邃意义。

逍遥咏读音参考

xiāo yáo yǒng
逍遥咏

qiú dé zhēn zōng yī, shēn zhì wàn xiàng qīng.
求得真宗一,深知万象清。
zì rán tōng gǎn yìng, yì wài bié cháng shēng.
自然通感应,意外别长生。
xué gǔ shēn hé cuò, huī huá rì yíng míng.
学古身何措,辉华日莹明。
shuí qióng tiān dì lǐ, qù zhù liǎng wú chéng.
谁穷天地理,去住两无成。

宋太宗诗文推荐

彩云轻举压天津,舞鹤迎鸾自在身。蟾影枝开三岛树,桃花风弄十洲春。相传灵异无虚说,道理分明尽是真。但信此中深护慎,修行所愿勿因循。

白发长,眉似雪,宗禅和尚何分别。百尺高山足浮云,万丈海中有明月。十地本因菩萨證,大乘俱是如来说。有空相,无空相,深浅是非皆为妄。一切诸法归何物,忽然觉...

夜静风还静,凝情一弄琴。看书闲罢笔,自在信缘心。

欲息何情思,良犹本不真。群心皆有异,老尽少年人。

仰望秋天色,月华露湿衣。传更方兴罢,萤绕御阶飞。

尘中罔测上玄机,日月忙忙速似飞。闲境不能精妙道,疑情谩说六铢衣。

白云风散聚天香,霞彩高明道味长。银汉影沈星乍没,又看红日起扶桑。

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蹔歇。天街红燄布群星,晃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