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朗读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青松
相关诗文: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译文及注释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是宋代诗人李覯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一棵高大的松树为主题,表达了岁月更迭中松树的坚韧和永恒之美。

李覯将松树比喻为一位受尊崇的君王,描述了典午(指育王)逝去后,许多杰出的人才纷纷辞世,只有这棵翠绿的松树依然矗立在那里,成为王室的象征。松树被视为王室的化身,象征着王朝的永恒存在。

这首诗的翻译译文如下: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

典午既陵夷,
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
于今被王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松树坚韧不拔、永恒存在的赞美。典午是指育王,由于他的去世,许多杰出的人才也相继辞世,王朝陷入了衰败和消亡的境地。然而,唯有这棵青翠的松树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王朝的象征。松树的形象象征着王朝的永恒存在和坚定不移的精神。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松树的威严和生命力,通过对比松树与人的生命脆弱性,突出了松树的坚韧不拔。松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和人格,以及坚贞不屈的精神。这首诗通过松树的形象传递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对王朝兴衰的感慨和对松树坚韧精神的赞美。

总之,李覯的《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和永恒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和历史的变迁。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松树的形象,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读音参考

hé yù wáng shí èr tí jìn nián sōng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

diǎn wǔ jì líng yí, qún cái gòng lún xiè.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wéi yǒu qīng qīng sōng, yú jīn bèi wáng huà.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李覯诗文推荐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天孙何许是来时,月意愔愔露气微。可道星河难得过,自缘乌鹊合高飞。秋宵已胜春宵短,今会还如古会稀。早晚望夫能化石,尽分人世作支机。

太平无武备,一动未能安。庙算何时胜,人生到处难。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祗有旴江守,怜民不爱官。

四壁空空绝语声,困来终是睡难成。孤灯要与人相背,寒漏苦教天不明。累月故园无信息,几般闲事恼心情。别愁若解生华发,一夕应添一万茎。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世间最解悲圆缺,祗有方诸泪不乾。

人皆喜膏泽,我独忧丰年。岁凶已贱糶,年丰安得钱。赋役忽惊骇,仓廪甘弃损。铢铜苟可换,富贵宁构怜。归来官事了,相吊柴门边。农夫未尽死,谷价应常然。王心幸...

光明人所好,幽暗此何为。树在豀无影,禽来鹘未知。爱花留润与,避日卷阴移。底事偏相恼,天涯欲望时。

尽日看流萍,谁原造化情。可怜无用物,偏解及时生。泥滓根萌浅,风波性质轻。晚来堆岸风,犹得护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