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

南唐朗读

中原赤气已龙兴,岂必桥江罪若冰。
花不忍看春哭后,金何曾惜岁斋僧。
失身亡国非无痛,保士全民尚可矜。
复遇大梁爱文艺,余臣往往与瀛登。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南唐译文及注释

《南唐》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原的红光已经重新兴起,难道就一定要把桥江的罪恶像冰一样冻结吗?花儿不愿意看到春天哭泣过后的景象,黄金又何曾舍得在岁月中惜留给斋僧。失去自身而丧失国家,虽然痛苦,但保住士兵,保全人民还是值得自豪的。再次来到大梁,我爱上了文艺之城,我这些居士常常与瀛洲的人一起登临高处。

诗意和赏析:
《南唐》这首诗词写了方回对南唐的苦衷和不甘。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小朝廷,它曾经在中原地区势力兴盛,但最终被北方的宋朝所灭。诗中的"中原赤气已龙兴"表达了方回对中原的看重和渴望重建南唐的愿望。他认为南唐的罪行不足以被冰封,希望南唐能够重新崛起。

花儿不忍看春天哭后的景象,表达了方回对战乱和苦难的感同身受,希望能够保护美好的事物,不愿看到它们受到伤害。而"金何曾惜岁斋僧"则指出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和不顾国家财政的行为,对金钱的浪费和不舍得给予僧侣岁月一定的尊重。

诗的后半部分,方回表达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他承认失去国家是痛苦的,但他认为保住士兵、保全人民是值得骄傲的,这体现了他忠诚于自己信仰和责任的精神。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余臣往往与瀛登",表明他再次来到大梁(即宋朝的首都)后,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词既表达了方回对南唐兴亡的思考和感慨,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通过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他表达了对复兴和美好未来的希冀,并表达了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

南唐读音参考

nán táng
南唐

zhōng yuán chì qì yǐ lóng xīng, qǐ bì qiáo jiāng zuì ruò bīng.
中原赤气已龙兴,岂必桥江罪若冰。
huā bù rěn kàn chūn kū hòu, jīn hé zēng xī suì zhāi sēng.
花不忍看春哭后,金何曾惜岁斋僧。
shī shēn wáng guó fēi wú tòng, bǎo shì quán mín shàng kě jīn.
失身亡国非无痛,保士全民尚可矜。
fù yù dà liáng ài wén yì, yú chén wǎng wǎng yǔ yíng dēng.
复遇大梁爱文艺,余臣往往与瀛登。

方回诗文推荐

吾年志学初,故已嗜为诗。三霜当六十,无复一黑髭。生事置堕甑,世故愕败棋。独喜五柳作,时时一哦之。□□其犹龙,隐见不可羁。道人结净社,刺史遗酒赀。亲狎□...

昔闻有烈士,哀歌缺唾壶。衰暮心不已,徇名殆忘躯。我老讵复尔,一壑不愿余。外物百无嗜,惟喜读我书。空樽已绝沥,寒庖仅微蔬。儿啼得非馁,尘编聊自娱。弊庐匪...

世运日已季,帝王降而霸。人品亦复然,穷极事狙诈。孟坚列九等,三三以相亚。圣有生而知,愚至不可化。吾谓上上人。老死守田舍。远迹牛豕间,胼胝事耕稼。彼昏慕...

周诰恶沈湎,礼设萍氏禁。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上有朝廷燕,下有乡党饮。倍食与无算,岂闻起酗竞。但此忘忧物,过嗜足致病。汤剂所不攻,朝窗卧若暝。虽然极...

有金当报恩,有剑勿报雠。忘雠不过辱,忘恩禽兽俦。雏乌哺其母,豺獭知献羞。岂伊具有面,曾不畜产侔。鲁叟造化心,笔底天春秋。如彼货与{外鬼内隹},何足私怨尤...

何以知秋深,衾薄无浓梦。梦断复不眠,寒气夜已纵。幻虚成诸有,谁实神其用。积惨以消之,化工似好弄。东家生育喜,西舍哭泣痛。鸿荒考妣初,万代几宾送。释氏寂...

今年初发春,主人饮我酒。借问主人谁,是邦之太守。座中有上客,俨然八十叟。优伎何纷喧,观者拄肱肘。于时梅始华,菊荣倏秋九。此主愤仆诬,逮对以疽踣。此客抱...

去年归我庐,移菊于邻家。今年灌我畦,百本余秋华。阅时十二朔,暄凉更韭瓜。逋债之所丛,诋诟纷交加。燃头复割肠,笑口仍呀呀。低价弃薄产,未办充馋拿。忧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