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且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且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八月十五夜对月》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散发披襟一再窥,
未甘兀兀守书痴。
且圆照尽天圆处,
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
山翁有酒更能诗。
此心除却嫦娥外,
惟许崚嶒瘦影知。
译文:
散发披襟一再窥,
不甘心灵封闭,不满足于一味追求书本的智慧。
月亮正圆,照亮了整个天空,
秋天的半夜,凉意正当时。
人世间没有灯光,才能作梦,
山中的隐士有美酒,更能写出动人的诗篇。
这颗心除了向往嫦娥外,
只有高山上的苍瘦身影能够理解。
诗意和赏析:
《八月十五夜对月》描绘了一个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方回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真实的渴望。
诗中的"散发披襟"一词,形容诗人散漫不羁的形象,他不愿束缚于书本之中,希望能够窥探更广阔的世界。"未甘兀兀守书痴"表达了诗人对于单调乏味生活的不满,他渴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且圆照尽天圆处"这一句描述了月亮的圆满和辉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光明与追求。"秋半凉当夜半时"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意,给人以幽静和宁静的感觉。
"人世无灯方作梦"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忙喧嚣生活的厌倦,他认为只有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梦想。"山翁有酒更能诗"暗示了隐士山中的生活,他们追求自由自在,借着美酒写下动人的诗篇。
最后两句"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追求。嫦娥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理想,而"崚嶒瘦影"则指的是高山上的苍瘦身影,表示只有那些能够理解内心追求的人或事物,才能真正明白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追寻内心真实的愿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于山林自由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一种对于宁静、自在的追求与渴望。
bā yuè shí wǔ yè duì yuè
八月十五夜对月
sàn fà pī jīn yī zài kuī, wèi gān wù wù shǒu shū chī.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qiě yuán zhào jǐn tiān yuán chù, qiū bàn liáng dàng yè bàn shí.
且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rén shì wú dēng fāng zuò mèng, shān wēng yǒu jiǔ gèng néng shī.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cǐ xīn chú què cháng é wài, wéi xǔ léng céng shòu yǐng zhī.
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吾年志学初,故已嗜为诗。三霜当六十,无复一黑髭。生事置堕甑,世故愕败棋。独喜五柳作,时时一哦之。□□其犹龙,隐见不可羁。道人结净社,刺史遗酒赀。亲狎□...
昔闻有烈士,哀歌缺唾壶。衰暮心不已,徇名殆忘躯。我老讵复尔,一壑不愿余。外物百无嗜,惟喜读我书。空樽已绝沥,寒庖仅微蔬。儿啼得非馁,尘编聊自娱。弊庐匪...
世运日已季,帝王降而霸。人品亦复然,穷极事狙诈。孟坚列九等,三三以相亚。圣有生而知,愚至不可化。吾谓上上人。老死守田舍。远迹牛豕间,胼胝事耕稼。彼昏慕...
周诰恶沈湎,礼设萍氏禁。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上有朝廷燕,下有乡党饮。倍食与无算,岂闻起酗竞。但此忘忧物,过嗜足致病。汤剂所不攻,朝窗卧若暝。虽然极...
有金当报恩,有剑勿报雠。忘雠不过辱,忘恩禽兽俦。雏乌哺其母,豺獭知献羞。岂伊具有面,曾不畜产侔。鲁叟造化心,笔底天春秋。如彼货与{外鬼内隹},何足私怨尤...
何以知秋深,衾薄无浓梦。梦断复不眠,寒气夜已纵。幻虚成诸有,谁实神其用。积惨以消之,化工似好弄。东家生育喜,西舍哭泣痛。鸿荒考妣初,万代几宾送。释氏寂...
今年初发春,主人饮我酒。借问主人谁,是邦之太守。座中有上客,俨然八十叟。优伎何纷喧,观者拄肱肘。于时梅始华,菊荣倏秋九。此主愤仆诬,逮对以疽踣。此客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