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记载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完成。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的名字,或称《太史公书》。司马迁死后,...
《明太祖宝训》,明朝官修的记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语录”。朱元璋,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先例。他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广招谋士博采众议,治军严明持重用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陈书》纪传体断代史,帝纪6卷,列传30卷,共36卷。姚察、姚思廉编撰,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
《周书》,唐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而史论多出于岑文本之手。贞观十年与《北齐书》...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
撰清人吴广成采用纲目体编修《西夏书事》,这与西夏史传世史料既不成系统,又有许多失考、亡佚的特点有关,该书是清人传世的汉文西夏史籍中卷帙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体现了清人编修西夏史的最高成就,但吴氏于记史之外对史事作过多评述有喧宾夺主之嫌,且多封建卫道气息。...
晋书,纪传体断代史,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共130卷。唐房玄龄等编撰。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晋书》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后失传。 参与...
二十卷。宋沈枢编撰。沈枢字持要,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年)进士,官至太子詹事、光禄卿,生卒年不详。所编《通鉴总类》,仿照《册府元龟》体例,将司马光《资治通鉴》一书中所记载的史事分为二百七十一门,每门下列若干标题,以事命名,再按时间先后排列,采...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
《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共20卷,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以说《史通》的成书对于后世史学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乃至逐渐形成一门显学——史通学。后世学者注释《史通》者尤多,而以清人...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唐史学家吴兢撰,共有十卷,分四十篇。 《贞观政要》一书以君臣对答的方式,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和身边大臣魏徵、王圭、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温彦博、刘洎、马周、戴冑、孔颖达、岑文本、姚思廉等四十五人的政论,使后人...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
岭表录异,又称《岭表录》、《岭表录异记》、《岭表记》、《岭南录异》,唐代刘恂著。 刘恂于唐昭宗时任广州司马,故《岭表录异》多记载岭表(两广)地区物产和少数民族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又以广东为最多,凡草、木、鱼、虫、鸟、兽无不备载,甚至有航海时遇见狗国、大人...
《北齐书》,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余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同时期成书还有《梁书》、《陈书》、《周书》、《隋书》。这五部书,...
《直斋书录解题》,私人藏书目录,南宋陈振孙撰,56卷。 嘉熙二年(1238年)陈振孙在临安(今杭州)编撰此书,晚年退休时,仍继续购书、抄书不缀,分经、史、子、集4录,53类,收书多达3000余种。《直斋书录解题》与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齐名,被誉私家书目的“双璧”。...
《梁书》,唐朝人姚思廉著,纪传体记载南朝梁朝史。书成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6卷。 最早萧子显写有《普通北伐记》五卷,萧韶写有《梁太清记》十卷,沈约写有《武帝本纪》十四卷,周兴嗣写有《梁皇帝实录》五卷。许亨写成《梁史》五十八卷。梁代谢昊又有《梁书》四十九卷,...
纪事本末体辽代史书。清李有棠撰。李氏因《辽史》过于简略,记事重复,疏漏舛误之处多见,又因自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嗣后沿作者多,历史俱备,惟辽、金尚觉阙如”,乃作此书。编纂工作始于光绪十年(1884),在任山峡江训导时撰成全书。 本书依据《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书林清话》是叶氏版本目录学论著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版本学史上一部极有影响的版本学专著。关于此书的内容和特点,叶启崟在《书林清话》的跋语中介绍说,此书“于刻本之得失、钞本之异同,撮其要领,补其阙遗;推而及于宋元明官刻书前牒文、校勘诸人姓名、版刻名称、或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