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又名《越绝记》,15卷,记载古吴越地方的杂史。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作者袁康、吴平,...
内容:此书承接《北史演义》,叙述宋、齐、梁、陈四朝的兴亡。创作本旨同《北史演义》,都在揭示兴亡得失的原因。叙述自东晋以迄宋、齐、梁、陈二百余年间的历史,情节大体符合史实,然宫闱密闻等细节部分则出自稗官野史或作者虚构。作者较多地描写了宋武帝刘裕、齐高祖萧道成...
唐史通俗演义,简称《唐史演义》,100回。民国12年(1923年)正月上海会文书局出版,绘图石印本。 从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朱温以梁代唐止,简述其间近300年历史。作者以“唐乌龟”来概括,未免有点粗俗。 自序云: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
清史通俗演义,简称《清史演义》,100回。1917年2月,上海会文堂书局印行,绘图石印本,题“编述者 古越东帆,校订者 琴石山人” 本书是蔡东藩编写的第一部历史演义,从爱新觉罗氏祖先起源说起,到民国成立袁世凯出任大总统结束,概述清朝近300年历史。 作者自序...
两晋通俗演义,简称《两晋演义》,100回,民国13年(1924年)11月,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题“编述者 古越蔡东帆”。 本书概述从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到刘裕代晋止的历史。西晋统一、贾南风乱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士族南渡、祖逛北伐、桓温北征等重大历史事件悉数...
梁武帝西来演义,40回。又名《梁武帝传》、《梁武帝全传》、《西来演义》,清嘉庆己卯(1819)年抱青阁梓行本。题“天花藏主人新编、永庆堂余郁生梓”。 按此书网上均称《梁武帝演义》,但“西来”二字似不好从省。书名“西来演义”,编著者原是要作一部佛教演义,因...
吴越春秋,十卷,东汉赵晔撰。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历史。前五篇为吴事,起于吴太伯,迄于夫差;后五篇为越事,记越国自无余以至勾践称霸及其后人。该书钞撮古史,编年记事,以补《国语》、《左传》、《史记》不足之处,如吴兵破楚入郢之役、孙武为吴军之将等记载...
元史通俗演义,简称《元史演义》,60回。1920年3月出版,上海会文堂书局印行,6册,绘图石印本;1935年5月改版,上海会文堂新计书局印行,2册,铅印本。 本书叙述自蒙古源流、帖木真出身起,中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铁骑西征、忽必烈统一中原建立元朝,至朱元璋建...
东汉演义,8卷32回,清同治善成堂本,题“珊城清远道人重编”。 此书是清代珊城清远道人根据明代谢诏《东汉演义传》重编。《东汉演义传》故事多取自民间传说,谢诏编时又加许多想象,故与史实相差甚远,叙述也过于简略。清远道人深感《西汉演义传》、《东汉演义传》虚...
全相平话,又名《全相平话五种》,元英宗至治年间(1312~1323)建安虞氏新刊本。计有《武王伐纣书》(别题《吕望兴周》)、《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别题《秦始皇传》)、《续前汉书平话》(别题《吕后斩韩信》)、《三国志平话》等五种。 元代讲...
《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关于《隋唐演义》的成书时间,鲁迅认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现存最早刻印刊行版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全书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
夏商合传,清嘉庆甲戌(1814)年稽古堂刊本,辑《有夏志传》四卷十九回与《有商志传》四卷十二回,二者合计三十一回,又名《夏商演义》。 本书前十九回叙述夏朝历史,重点介绍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同时比较了圣君贤臣与昏君小人两类角色;后十二回叙述商朝历史,重点描...
英烈传,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又名《皇明开运英武传》、《皇明英烈传》、《云合奇踪》。清怀德堂本。十卷八十回。不题撰人。旧有郭勋和徐渭两种说法,均系假托。 现存最早刊本是万历十九年(1591)刊本,全称《新锲龙兴名世录皇明开运英武传》,8卷60回。另有万历四十四年(16...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
此书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题《重刻京本增评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10卷,140则。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收入此书,改题《东汉演义传》,删为126则。网上多称《东汉秘史》,删去书评,并为63回。 所记起自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刘秀起兵复汉,终于汉桓帝宠信宦官、李...
薛刚反唐,又名《反唐演义传》、《武则天改唐演义》、《大唐中兴演义传》、《铁丘坟》、《薛刚三祭铁丘坟》、《薛家将反唐全传》、《反唐女娲镜全传》等。三和堂刊本,十卷一百回,题“姑苏如莲居士编辑”。 叙薛丁山之子薛刚反唐事,从薛丁山葬父、武则天入宫受宠、...
后汉通俗演义,简称《后汉演义》,10册100回,民国16年(1927年)9月,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出版,题“编辑者 古越蔡东帆”。 本书起自王莽建立新朝,到东吴灭亡止。其中又着重讲述光武中兴和汉末三国争雄故事。相对《三国演义》等书,更注重史实。文中作者也多与《三国演义》对...
梼杌闲评,又名《明珠缘》。清木刻本,五十卷五十回。不题撰人。据考证,作者疑为李清(1602~1683),字映碧,又字心水,晚号天一居士。南直隶兴化(江苏兴北)人,明天启元(1621)年举人,崇祯四(1631)年进士,明亡不仕。叙述明代宦官魏忠贤与明熹宗乳母客印月互相勾...
内容:自王莽出身起,叙述东汉十二帝的更替,着重光武中兴的故事。本书依《全汉志传》、《两汉开国中兴传志》的架构,稍作补充。...
五代史通俗演义,简称《五代史演义》,又称《五代十国演义》。6册60回,民国十二年(1923年)五月,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